6月17日,山东省黄河主题美术创作写生采风团东营采风第三站先后到河口区孤岛镇万亩槐林、孤东海堤及油田生产作业区进行写生。
万亩槐林始建于1960年,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平原人工刺槐林,是黄河文化、生态文化、军垦文化和石油文化的综合体现区。黄河支流神仙沟从槐林间蜿蜒而过,神韵独特。万亩槐林枝叶繁茂、郁郁葱葱、环境宜人、空气清新,采风团走进大自然去观察、欣赏、创作,一边吸收天地之灵气,一边用手中的画笔展现、描绘万亩槐林夏天的自然生态之美。
接着,采风团一行来到了孤东海堤。孤东海堤是胜利油田为保障沿海石油生产而建设的“海上长城”,浓缩了黄河三角洲最具吸引力的特色。海堤气势恢宏,如长龙卧波。站在海堤上,面朝大海,放眼眺望,广阔蔚蓝的天空,海鸥翔集。海堤下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海浪卯足了劲“哗哗”地拍打着海堤。
听着海浪拍岸,感受着海风吹拂,面对此情此景,画家们纷纷打开画板,用画笔定格着孤东海堤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无论是油画、水彩画、国画……无一不栩栩如生,引来了不少游客驻足观赏。
随后,采风团又来到了充满着神秘色彩的神仙沟河畔,处处耸立、“嗡嗡”工作着的抽油机勾起了采风团的浓厚兴趣。抽油机是开采石油的一种机器设备,俗称”磕头机”,工作时,电动机的传动经变速箱、曲柄连杆机构变成驴头的上下运动,驴头经光杆、抽油杆带动井下抽油泵的柱塞作上下运动,从而不断地把井中的原油抽出井筒。画家们灵感迸发,于此处驻足,拿出画本、画具,找好角度,挥舞画笔,去一笔一笔勾勒他们心中的景象。
在这一天的写生采风活动中,画家们走进自然、扎根基层,不仅仅是感受了自然风景、人文历史,为喜迎二十大·黄河主题美术创作写生挖掘了素材,同时也以美术作品为载体,描绘着黄河两岸的时代变迁。
(记者 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