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东营讯 近日,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管理办公室发布《关于公布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2023年度工作评议结果的通知》,在全国137家科普基地中,共有28家科普基地被认定为“优秀”,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列其中。
山东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山东省东营市黄河现行入海口处,总面积1530平方公里,1992年10月由国务院批准建立,是以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拥有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和“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三大世界级旅游资源,也是山东省第一处国际重要湿地和唯一一处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区内物种资源丰富,有野生动物1631种、植物685种、鸟类373种。近年来,通过开展生态补水、湿地监测、鸟类巡护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加强区内生态环境监管,促进了生态环境稳定向好,生态功能显著增强,鸟类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为开展生态环境科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保护区依托区内生态旅游资源,积极发挥国家生态环境科普教育主阵地作用,不断将科普知识融入旅游活动中,促进科普与旅游深度融合,持续走热,让游客在休闲游览的同时,能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中小学生研学团建活动
保护区旅游线路有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舟游白鹳湖、天然柳林木栈道、鸟类科普园、黄河游船码头、“黄河入海流”主题VR体验馆等多处科普教育阵地,保护区根据现有的资源,自主编写了《黄河口生态文明研学课程》《黄河口观鸟指南》《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研学手册》等科普研学实践产品,满足各类研学活动的需求。同时,结合湿地文化、海洋文化、石油文化、红色文化等进一步丰富黄河文化内涵,补充完善到讲解词中,通过导游现场讲解、科普展板、换乘车自动解说系统等方式全方位展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
▲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对游客进行公益讲解
保护区坚持将科普教育与公益服务相结合,与东营市观鸟协会、市摄影协会、周边黄河口镇志愿服务队等社会组织合作,将自然保护区作为志愿服务的常用地点,利用“五一”、“十一”小长假及周末等时段,持续为公众提供宣传知识、讲解、打扫环境卫生、景点线路指引、鸟类喂养等优质的科普志愿项目,获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积极参加中国地质博物馆主办的“世界地球日”主题直播活动,组织开展科普宣教活动10余次,2023年组织公益讲解700余场。公益讲解提升了景区的社会影响力,也促进了科普活动人数的增加。
此外,保护区还创新宣教形式,设计开发了具有黄河口鲜明特色的鸟类主题钥匙扣、黄河漂流瓶、草编、鸟类书签等文创产品20余种,融入景区特色、元素,受到了游客的青睐。
(通讯员 赵珊珊 李明瑞 宋莹莹)
本文责编:段波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15066077285 QQ:1084219842(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