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画 多姿花鸟 绚烂人生——王锡强花鸟画艺术作品赏析

多姿花鸟 绚烂人生——王锡强花鸟画艺术作品赏析

中国画之“花鸟画”从古至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至五代黄荃徐熙,已成完备体系。近百年来的新中国画运动,中国绘画的体格演变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进行,在这个文化复兴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涌现了许许多多富有时代气息、个人风格鲜明的艺术家。他们以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不断努力,不断创新,通览古今,融贯中西,使中国书画艺术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将中国艺术逐步推向世界艺术之顶峰。本文主人翁——当代实力派书画名家王锡强就是典型代表。

中国画之“花鸟画”从古至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至五代黄荃徐熙,已成完备体系。近百年来的新中国画运动,中国绘画的体格演变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进行,在这个文化复兴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涌现了许许多多富有时代气息、个人风格鲜明的艺术家。他们以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不断努力,不断创新,通览古今,融贯中西,使中国书画艺术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将中国艺术逐步推向世界艺术之顶峰。本文主人翁——当代实力派书画名家王锡强就是典型代表。

王锡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山东省国画院院委、东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民进东营开明书画院执行院长、东营市新世纪书画院院长、黄河口湿地画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东营市政协书画研究会副主席、东营市“五老”书画院名誉院长。

王锡强出生于山东淄博,生长在古齐国桓台马踏湖边,酷爱丹青,自幼即磨墨礼纸,沉溺书画。沐浴着齐风文韵,游学四方,研习书画。启蒙于田宜厚老师、田根成先生,奠定了坚实基础;初登艺术殿堂后,又受业于李波、叶毓中等诸老师的教诲,得益非浅;几经名师大家提携点拨,技艺日进。为了艺术的发展,背井离乡20多年,在东营开辟出了一片艺术天地。多年来临池不辍,孜孜以求,笔耕墨耘,其习画先博后专,逐步形成了以小写意花鸟画为代表的自家面貌,功夫不负,终有大成,成为山东东营花鸟画名家。

他的画作朴实灵透,清新雅蕴,墨气淋漓,五色氤氲,劲道而不损典雅,豪放而不失严谨;细腻处如纤风弄花,粗狂处如渴骥奔泉。他的作品笔势雄浑而富灵气,潇洒自如,意境深邃而且超凡脱俗,显露出深厚的笔墨功力和驾驭自然的能力。笔法运用自如,风格雅淡清润,色彩鲜亮,意境生动,格调清新,形成重传统、重写实,古今结合,继承传统创新的风格多样化,不拘一法,能因景、因时、因地而异,可谓阴阳相生,动、静得益,深悟溢出自然的卓伦华章。作品有此盎然生机者,应为得静、书、品三字之妙理也。

纯厚率真,朴实墨舞。王锡强的花鸟画“赢在品高”。

人品是画家艺术格调的基石。

品不以画重,而画益以品重也。所谓品高者,韵自胜焉。清人刘熙载于《艺概》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如此,画亦如是。刘熙载在《艺概》曾云“书者,心画也,画者,心声也;书如也,如其心,如其志,如其人也”。画如其人的道理就在于此。

中国画的笔墨贯穿着人格的力量,人画一律,是中国画的本质状态。中国画是画心境、画情趣,写心写意的艺术,是一个人内心情感的独白,是性情品格的外化。花鸟画的情趣与韵味,往往是画家内心世界的折射,画面的意境之美最能体现画家的精神风貌和艺术取向,故而有“画品即人品”“观其画如见其人”之说。

观赏作品、欣赏艺术,扑面而来的一股气息就是画家人格气质与品质的彰显。一幅好的作品,可以让欣赏者为之愉悦、为之赞叹、为之动情、为之倾倒,大概就是因为画家表现出了物象之气象、气势、气魄、气韵,且具备了高雅的、正直的、向上的、积极的、昂扬的、大美的精神境界。具备了这一系列文化品质、精神境界、高尚的情操,方能显出国画作品的格调。

匠人精神,为艺之道。王锡强的花鸟画“精在匠神”。

王锡强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扩大自己的艺术眼界,开启了艰难的艺术游学的道路。多年来,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王锡强经历复杂,年轻时曾开过酒店干过厨师木匠,他谦卑风趣地说“俺是三匠,曾经的木匠、厨匠,摇身一变成为了画匠”。木匠讲究精细,做菜讲究火候急缓,绘画讲究着墨浓淡,匠至极致为之家,匠品极致即艺术,文化艺术相通,具有共性。将厨师追求的美食“色香味”三要素在绘画作品中“形神意”发挥的淋漓尽致,实现了匠到家的蝉变。

以书入画,写照人生。王锡强的花鸟画“功在书法”。

王锡强作画,写形用线,笔到线立,如此随心所欲者,盖得书法之厚积也。

书画同源、同技、同法、同质、同气。如果解决不了以书入画的问题,充其量是照猫画虎的画匠,永远成不了高标独树的书画艺术家。清人李瑞清乃以《散氏盘》的笔调画老树枯枝,其斑驳陆离古朴之姿跃然纸上;吴昌硕以《石鼓文》的笔触线条画花鸟藤萝,其笔墨意蕴更具韵致;黄宾虹以《毛公鼎》、颜鲁公之笔关照山水丛林、高天流云,其山水画迄今成为无人逾越的一座艺术高峰。

书理通,画理亦通焉,他对此领悟颇深。其早岁便习诸体,吉金汉隶,魏碑唐楷,悉细临池。在外出务工的同时,仍惕厉不辍,研习书法。书法先帖后碑,先摹后临,先是以二王楷书入手,后又从颜鲁公《争座位帖》、《祭侄文稿》练习行草书。近来他又转益多师,潜心研习《张迁碑》、《史晨碑》等隶书,吸取传统融入现代,取众家之长,悟笔墨之情,师古而不泥,追求书法艺术创新。

王锡强在做画的同时于书法用功尤勤,真草隶篆诸体皆能,尤精楷书与行草。他的楷书师宗询通,结字严整俏丽,呈玉女春睡之静美;他的行草取法羲献,飞洒灵动,现猛士缚虎之豪放。这对他的笔墨表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由于他能以书入画,使其作品严谨隽秀,运笔自如洒脱,用笔老辣遒劲,字体流畅生动,苍劲凝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风画貌。

王锡强的画也绝非等同于单一的“画院体”,其本人具有相当深厚的书法功底。“直从书法演画技”,王锡强是具备书法那样的“写”的,虽然这种写以工巧见长,却不乏灵动飘逸。之所以拿他的画与吴昌硕的“大写意”相对比,是因为我们把他的画定义为“小写意”,但吴氏首先提出:“画当出己意”。没有任何一种成功是通过“雷同”所建立的。

博涉众贤,厚积博发。王锡强的花鸟画“奥在汲取”。

中国画大都以宫廷画匠之为,而宋元以来文人进入中国画,便使本来工细板滞的画工之作转变为含蓄内蕴、精神超迈的文人画。进入现代,花鸟画越来越不趋附社会审美时尚,越来越看重的是作者主观情感的表达和笔墨线条的韵味。近代以来,中国画坛上出现的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四大家,其中吴、齐、潘皆是以写意花鸟为主的国画大师。横览当代花鸟画,有食古者,有创新者。然多是两级状态,一种是学习前人,必步趋接踵,情境再现。一种是妄自立意,如孙过庭所言:“芳林落蕊,空照灼而无依。兰沼飘萍,徒青翠而奚托”。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多元化格局中,有一批致力于中国画创新的画家,他们传统功力深厚,将新的形式和理念融入画作当中,同时又保留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内涵和艺术趣味,在绘画创作上取得了相当的高度,在绘画审美上做了大量探索与延伸,王锡强便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他首先是以宋元文人画入手,继而又从八大山人、吴昌硕等人的画作中汲取营养,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一种画风。

宏观探道,微观求理。作品的优劣,不在于尺幅的大小,不在于表现手法的新旧,而在于立意和表现的深度。“无从傅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书画艺术发展至今,既有许多似乎已经在迷失,又有许多正在被创造与发明。当今的书画创作,主题是一场对古人传统的“解码”,还是对新生活的一场抒发。

王锡强在前人基础上,吸收着现代元素的营养,自出机杼,在画面审美形式的拓展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和主观导引。他突破了传统花鸟画中的“小我”,如果定义当代许多“文人画”为“假古董”,而他着重表现的是“新生活”。他的花鸟画作,摇曳着古人的影子,又有自己对艺术的认知。

纵观他的画,其“传统”和“当代”这俩词,完全可以完美结合并可无缝式焊接。他的画贵有古意,但不是对古画的复制与死摹。从他的画中可以看到他清晰的笔墨来路,很纯正,很厚实,也极富新意。王锡强所追求的,是能够自由抒发“文人画”的莞尔小品外,还能让花鸟画实现庞大的“场景”创建,以让自己的作品进入当今画坛更“主流”的视野,而不是只取得“新文人画”或“旧文人画”的认同。

笔墨酣畅,写意成真。王锡强的花鸟画“实在笔墨”。

中国画是以笔墨为基础,以写意为精神的。笔墨是传统中国画的精要,更是中国画的文化本质,是中国画文脉和精神之所在。笔墨是画家美学思想的心灵迹化,更是中华民族素质内在美的具体呈现,因而笔墨不是“笔”和“墨”的工具概念,也不是单纯技法的概念,而是中国画的灵魂。黄宾虹云:“笔力是气,墨彩是韵。”笔墨与心境合而为一,心灵的愉悦无以言状。一个画家的艺术修养如何,笔墨是一面镜子。画虽小道,而旨趣之微妙,义理之高深,往往积月累年而不能竟其业。画家笔下的一笔一墨,无不传达着画家的内心感悟及审美追求,“胸中造化,笔为意之用”,“气韵藏于笔墨,笔墨都成气韵”。中国画传统的写意笔墨语言,应该也必须负载一种主观的精神蕴涵,只有这样,笔墨才具有一种生命的力度与价值。

作为一名中国画家,王锡强深知除了意境、构图、形式等要素外,笔墨本体的修养加强是十分重要的。

从某个方面来看,趣味性和随意性强、容易入手是写意花鸟画的最大特点或最大优势。特殊的绘画材料宣纸、墨、国画颜料、毛笔、水等有机融合,产生了泼墨、泼彩、浓破淡、淡破浓等神奇效果。笔墨与宣纸的碰撞,产生了变化无穷的变幻,在这个特定的范畴里建立属于自己的特有视觉符号,确立自己的审美思想,形成自己的画作品格,是王锡强多年来始终追求的艺术目标。笔起墨落间,可以感受到他以独特的视角和纯熟的笔墨语言,对自然万物生命形态多元审美发现和表达。

因此,在表现描绘自然界的生命万物时,他特别注重笔墨本体的独立审美。在画作里,笔墨的苍茫厚重、巧拙互用,纵横捭阖而又不失秀润清雅,浓淡干湿得心应手,具有以书入画的优势。

王锡强画作笔墨技法基础扎实,好作宏篇巨制,颇得气势,法度谨严、富生活气息、力求将绚丽的色彩与水墨协调。王锡强讲究骨法用笔,不枝不蔓,随兴写来。在线条与墨色中寻求一种思想的感悟与精神的会意,枝干穿插极富张力,精到的笔墨给人一种质朴清新之美。以线写形,以色表情,色墨相谐,一派天机澹澹,生机郁勃,物华楚楚,跃然纸上。国画之用笔,由书法性向书写性转变,线条质量与形状之变化,刚而非石,柔而非泥,用笔如锥画沙,符合天性之美。笔意丰富的表达,需要在笔道上狠下功夫,练成有动有静、绵里藏针、刚柔相济的线条,从而体现人的精神与秉性—有刚有柔、动静得宜。从某种程度上说,一幅画好不好,就要看有没有刚柔相济的线条和浓淡相宜的笔墨。—笔一墨之间,一黑一白之际,强调笔墨修炼的水墨艺术成为抒发性灵,观照人生的载体。

构成王锡强国画的主题是线,那些密密麻麻的,那些纵横穿插的,饱满结实而浑圆流畅,浓淡相宜而疏密有致。中国画是笔墨的艺术,但又是“线”的表现主义。王锡强总是用一条条线的交叉来塑造主题,一条条树枝,一根根老藤。他在力求让他的国变得有细节,更有视觉上的深度。随着一条条气韵十足的线让观者回味与共鸣。他作品的笔墨所彰显出的性情和灵性正是他“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能做到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读王锡强的花鸟画是一种高尚的享受。这种享受来自于他严谨精到的构图和笔墨,更源于他充溢于笔墨中的精神品位。他作画笔墨简洁而淡雅,设色明快而不俗,章法谨严而生动,气韵端庄而娴静。

王锡强在写意性的基础上,将笔墨进一步概括,甚至在某些画作中提升到近乎抽象的程度,在笔墨飘缈、聚散开合之间,将自已的笔墨从浓淡干湿、快慢徐疾的言情状物上升为高品格的笔墨语言特质,笔与墨,墨与色的交融与对比创造出变化无穷的画面效果。这是他自己画作从形而下描摹物象到形而上精神层面的转变,是对中国画人文内涵的精神的自觉追求。

尤其是画荷这一题材,他尝试用“破笔散锋”来素描荷菜的一种“肌理美”,这无以不是他对国画形式上的一种“新追求”,抑或是种新尝试。在全国美展获奖的《十里荷香》,以山水构图立意,全幅浑厚苍劲,墨浓处乌墨如漆、墨淡处轻漫如烟,在恰当处安排小块留白,立时满幅皆活。虽为花鸟创作,但整体看去,气势磅礴,如嶂壁横亘,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宁静的荷花赋予强劲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画面中,笔、墨交织在一起,在水的作用下,化为一片形不再确定的虚幻,荷花己不再是真实的客观物象。悬壁细观,但见满纸墨色氤氲、纵横弥漫,在技法大量运用浓破淡、淡破浓、积墨、渍墨,遒劲的笔力和有韵律的线条安排,营造出一种墨海翻腾、弥漫八方的气势。老子曰:“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甚精甚真,其中有信”。锡强之画如此也。

厚重清雅,妙不可言。王锡强的花鸟画“雅在格调”。

绘画艺术最讲格调。格调是指艺术作品的综合表现以及人的风格或品格。格调是衡量一幅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体现作者的艺术造诣、学识修养和审美追求的品位。作品的格调高,即为高雅,反之则为低俗。绘画作品高格调的追求,是作者思想境界的升华。要使作品有格调,画家的思想、品质、境界、追求、德行、审美、认识等等均要达到较高的层面。

王锡强的花鸟画作品不是单纯的技法形式创新,而是对当下复杂多变的生命形式和审美思维嬗变的一种自然感情流露,对客观世界律动的一种把握。通过对自然生命万物的感怀观照,使得笔墨形式更加感性和富有生命力,从而使作品呈现出全新的视觉效果。

王锡强的绘画形式,是属于在感性的追求中又兼具法度的精严,构图的开合,笔墨的精妙,形式的张力,意境的高古,个性的彰显,于程式中又游刃有余,于法度中又自由驰骋,营造了声响交织的厚重而清雅的艺术效果,给人以妙不可言的精神享受。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锡强的花鸟画“妙在意境”。

意境最早是西方美术学的一个术语,西方所说的意境,就是一个字:美。如果要用三个字,那就是:整体美。意境的本质特征是“生命律动”,即展示生命、自然本身的美。表真挚之情,状飞动之趣,传万物之灵,这便是心性的羽化,也是艺术的大美趣味所在。意境乃绘画的核心,“画之母也”。画家的学识修养、生活阅历、思想感情、审美水平,从画的意境中可以清晰窥见。

所谓写意,就是强调以意为之的主导作用,就是追求象中国书法艺术一样淋漓尽致地抒写作者情意,就是不因对物像的描头画脚束缚思想感情的表达。为此,中国花鸟画的立意往往关乎人事,它不是为了描花绘鸟而描花绘鸟,不是照抄自然,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遭际、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强化的表现。它既重视真,要求花鸟画具有“识夫鸟兽木之名”的认识作用,又非常注意美与善的观念的表达,强调其“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张通过花鸟画的创作与欣赏影响人们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表达作者的内在思想与追求。

王锡强不只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花鸟”画家,严格说他应该是一位“主题”与“意境”意义上的画家。其作品也不乏“意趣”,其意境浓密浑厚,丰富深邃。他想的不只是雕琢,更多的还有“扩展”。

细细读来,其写花鸟,终极旨归者,实为圆满俱足之表述,意在生命灵魂之安顿。非是外在之仰望,乃为内观之静守,觉悟人生之完美,“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画者心声也。所有笔墨,悉为画者外化,更为画者意识呈现。

清风摇影,安心恬荡。王锡强的花鸟画“美在洁静”。

其作品《清观摇影》可以见出他毫无荆棘,深沉而又宁静的内心。清淡,故而虚静超逸,故而禅,澹若秋水又和如春风。仔细观赏,只觉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只见藤萝龙蟠蛇绕,绿意婆娑,尽显勃勃生机;又见花繁蕊盛,累垂成串,招来狂蜂浪蝶;劲竹拔地穿天,竿直叶翠,方呈阳刚之美;幼草匍匐丛生,娇嫩欲滴,尽展阴柔之姿;最可爱处,数只小雀依偎枝头,啁啾欲语,憨态可掬。远观墨气氤氲,云雾升腾;近觑笔精墨妙,毫纤毕现,让人如临画中之境。

他还擅于用“青花”这一我们民族独有的元素来阐释我们的文化主题,用西方对“静物”的塑造来演绎中国画的创作。表现的既是空间,也是日常家居与生活,这种表现不只是单纯意义上“花鸟”的表现,而是他对“山水”以及综合修着上的整合体现。

王锡强善画梅兰竹菊,常参以嶙峋怪石,这是我们的“文人画”水墨简笔与枯木窠石所传承的重要元素,所坚守的这一点,正是对中国画之传统的可贵认知。

他致力于青少年的艺术教育。经多年奋斗,已建成东营市新世纪书画院、东营市鲁东艺术学校、东营市中山文化艺术培训中心、东营市世纪书画研究会等多个艺术机构,收授少儿书画爱好者近2000名,学生作品在全国、省、市少儿书画大赛中多次获奬,并有近百名学生考入全国正规院校,成东营地区艺术教育的佼佼者。一边创办自己美术学校的同时,一边从事着国画创作。

(通讯员 刘培华)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46—6377716,0546—6377717,0546—6377718

邮箱: 204146672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